因为自然资源不断减少,纱布的成本在逐渐增加,因此为避免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将高分子材料(合成纤维)的应用加工成医用敷料。医用敷料分为合成纤维类敷料、多聚膜类敷料、发泡多聚体类敷料、水胶体类敷料、藻酸盐敷料。
21年中国医用敷料市场规模259亿元、17-21年复合增40%,其中21年重组胶原蛋白渗透率18.5%、较17年提升13.3PCT、市场规模48亿元,17-21年复合增92%。医用敷料市场格局上,巨子生物排名第2、21年零售额23亿元,和排名第一的敷尔佳(市占率10.1%)相差不大。核心优势成分上为重组胶原蛋白,较排名靠前的其他公司有所区分。中国医用敷料市场公司CR5为26.5%、集中度低于功效性护肤品和护肤行业总体,竞争更激烈。
1.17-22市场规模数据图表: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医用敷料行业市场规模78亿元,2022年中国医用敷料行业市场规模328亿元。2017-2022年中国医用敷料行业市场规模如下:
数据来源:智研瞻产业研究院
2.23-29市场规模数据
预测,2029年中国医用敷料行业市场规模超1000亿元。2023-2029年中国医用敷料行业市场规模预测如下:
我国医用敷料市场发展势头良好,行业规模保持两位数增长速度并快速扩张,从2017年的78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5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4.18%,说明国内医用敷料市场增长潜力巨大,预计到2029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
医用敷料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是棉、棉纱、无纺布、胶原蛋白、透明质酸、铝箔、包装盒等原材料;中游是医用敷料的生产和供应,主要包括制造商和品牌所有者;下游通过药店、医院、美容院等医疗流通企业,淘宝、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触达终端消费者。
医疗器械行业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产业之一,得到了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2017年1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十三五”规划发展指导意见》,明确医用卫生用纺织品是六大重点发展方向之一,特别提出加快推广手术衣、手术服等一次性医用纺织品的应用,并建议将医用一次性纺织品纳入医疗保险。
2020年1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委)发布了《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其中将高端医疗器械和医用敷料的生产列入鼓励类。
2021年3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器械标准化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对被动植入物、医用敷料、生物防护装置、口腔器械、光学等新产品进行深度标准化。
不利因素
原材料价格波动
受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和汇率波动的影响,棉花、石油和其他大宗商品的价格在过去五年中发生了很大变化,未来价格走势也存在不确定性。
人力成本提高
近年来,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一直在上升。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加上原材料和运费的上涨,削弱了出口的竞争优势,从长远来看,它面临着来自东南亚劳动力成本低的国家的竞争。
行业认知度有待提升
受消费水平、法律法规、卫生观念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医院交叉感染率相对较高。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和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有待加强,医用敷料感染防护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展趋势
行业集中度提升,产业链向高端环节转移
随着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医改,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随着行业技术的不断创新,国内企业自身技术、工艺和研发能力不断提高,研发投入加大,国内医用敷料行业有望逐步向价值链的高端环节转移,在高端医用敷料市场实现进口替代。
手术室感染控制产品市场规模增长
因为外科手术数量的增加和感染控制措施的增强,手术室的感染控制产品市场持续增长。
高端医用敷料国产替代空间大
随着国内厂家在技术和质量上的不断进步,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和机构为支持包括高端敷料在内的医用敷料行业发展而制定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未来国内在高端医用敷料领域的替代品空间很大。
总的来说,医用敷料产品因其适用性广、安全性高、疗效强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未来,在品牌教育和消费升级的双向推动下,医用敷料行业市场有望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