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
经过20多年的耕耘,中国医用敷料已经在国际市场上占据较稳定市场份额,是这个医疗细分领域的“世界工厂”,目前全球超过50%的医用敷料由中国供应。
然而庞大的供应量却没有带来高回报,现状是行业整体出口价格下降,中国敷料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2012~2013年两年间敷料行业出口总量达460万吨,同比上涨5.4%,同期出口金额为46.7亿美元,同比下降1.72%。量增而金额降低,显然价格出了问题。数据显示,2012~2013两年间敷料行业平均出口价格为1.01美元/千克,同比下降6.76%。同期出口美国市场数量上升5.73%,金额同比降低3.42%,价格同比降低8.65%;出口欧洲数量同比上升8.7%,出口额同比上涨1.57%,价格同比下降6.65%。美欧为中国敷料出口最大的两个市场。
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并不难解释,一直以来中国医用敷料出口都以低端产品为主,药棉、纱布、绷带等大宗产品是主流,且出口产品以贴牌出口为主,缺少自己的国外销售渠道和品牌。此外,近几年国内物价上涨快,人工、原材料、运费成本相应增加,使得国际市场竞争优势减弱,长期来看则面临来自越南、柬埔寨等劳动力成本较低国家的竞争。另一方面,由于行业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导致国内产品同质化严重,低价竞争恶性循环。
趋势
未来,国际医用敷料市场形势也将发生诸多变化。从国际市场需求来看,业内人士预测国际市场需求未来难有大幅增长。2013年国际敷料市场需求为66亿美元,稳健医疗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李建全推算未来需求年均增长率为2.5%,至2016年达到71亿美元。他表示,美国、欧洲、日本三大成熟市场需求稳定,无明显变化,接近刚性需求;另一方面微创手术在发达国家已成熟,采用比例趋于稳定,对敷料市场未来增长影响较小,例如美国已有96%的胆囊切除手术通过微创手术完成。
另一个变化是国际监管趋严使得敷料行业的质量风险加大。奥美医疗集团质量管理中心总经理田书勇表示,各区域的法规多样化,且不断变化,法规愈加严格,法规覆盖范围日趋宽泛,企业产品的法律法规符合性难度增加。此外,中国国内对医疗器械行业的要求也在增加,刚刚生效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就在企业注册、生产质量管理的要求上作出更加严格的要求。此外,持续的欧债危机导致就业率低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惯用质量壁垒也会限制中国企业出口。
积极的变化也在发生,比如发达国家生产外包比例的持续提高将贡献传统敷料出口市场的增长。由于欧洲人力成本昂贵,且非全球主要棉产地,产能外包已达90%,仅德国、东欧等部分产能会在未来缓慢释放。美国目前外包60%,本土依然保留40%的产能,但将逐步释放更多低值敷料的生产。日本的外包比例也达到了90%。
2013年中国在传统敷料全球代工市场中所占份额约为85%,李建全认为,虽然未来3年中国敷料出口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会放缓,但其他发展中国家对中国供应商的出口业务暂不构成威胁。首先,虽然东南亚生产成本比中国低5%,但是医用级产品的产业链薄弱;其次,传统敷料行业投资回报低,对资金缺乏吸引力,同时东南亚国家政局不稳定,导致潜在的投资和供货风险;再者,OEM客户更换供应商成本昂贵,对欧美大客户需耗时两年调查,投资约100万美元。
谋变
过去20年里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且形成了一定的抵御风险能力,现在到了中国医药敷料行业谋求变革的时候,尽管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蓝本,但是行业内一些个体还是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在技术更新日新月异的今天,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全新挑战,唯有调整思路,增加对产品领域的专注,倾听来自用户的声音,加强技术创新及研发投入,积极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才能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李建全说。
绍兴振德医用敷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鲁建国为公司未来发展制定了两个方向:高端敷料与国内市场。他称,未来十年,市场机会将更多来自新兴高端敷料领域,新兴医用敷料在市场上的普及进程将会加快。
奥美医疗也在向国内市场销售发力,崔金海表示,早期奥美会找一些比较好的三甲医院去推广自己的产品,一家家地宣传自己的企业,邀请医院护理人员到企业参观,逐步进入国内市场。
稳健医疗则早在5年前就开启了“医转民”的新时代,开辟了国内医用纺织品向民用消费品拓展的新模式,成立深圳全棉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新的公司以“全棉水刺无纺布”专利工艺为核心载体,生产销售全棉的高端生活用品,包括婴童孕产用品、女性护理、医疗护理等8大系列产品。李建全的理想是将“全棉代替化纤,无纺代替有纺”的新理念随着产品的推广普及开来,迎接中国全棉时代的到来。